爱车阳光自驾车队前往河北
6月4日清晨,来自京城四面八方的14辆自驾车汇聚在京港澳高速公路窦店服务区集结后出发。车队启动后相继转入廊涿、京昆高速公路行进。一路上担任此次活动总指挥的杨勇,通过车载无线电向车友们绘声绘色地通报了此次活动的详细行程,博得了车友们此起彼伏的热烈回应。而异常活跃的副领队王立在行程中不断调动、激发车友们的参与精神,致使一路上车内无线电中始终洋溢着欢歌笑语。在历经不到两个小时的车程后,车队顺利从京昆高速顺平站驶出。保定正大国际旅行社高力腾导游早已等候多时,在她的引领下,车队很快抵达出行后的第一个观光景区:腰山王氏庄园。
漫步顺平腰山王氏庄园
车友们首先在庄园门首留下了出行后的第一张合影,之后进园漫步观光。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腰山王氏庄园坐落在顺平县腰山镇南腰山村。庄园始建于清顺治初年,是王氏先祖王锡衮所建,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华北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清代大地主兼巨商的豪门巨宅。亦是中国古建筑史上一处罕见的超规制清代城堡式民居建筑群。
车友们抵达腰山王氏庄园合影
庄园主人王氏家族祖居辽宁省铁岭市南关,属汉军正黄旗。1638年,王氏八世祖王锡衮跟随多尔衮入关。顺治元年,清朝入住北京后,为解决八旗官兵生计,遂下圈地之令,在这场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中,王家受封于西南300里以内的顺平县南腰山村,用跑马占圈的办法,占据了方圆百余里的土地。
王氏庄园长廊
庄园总占地面积279亩,房屋500多间,现存各类房屋156间,庆幸的是,作为核心建筑群的“仁和堂”是一个由10个四合院组成的大套院,现存4个正院,2个挎院,成为异常珍贵的古建文物。庄园文化蕴含丰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又是一处难得的影视拍摄基地,建国以来已在这里先后拍摄过《野火春风斗古城》、《天下第一楼》、《青春之歌》、《大决战》、《天下粮仓》、《曹雪芹》等多部影视剧。
王氏庄园庭院绿树成荫
走进王氏庄园,只见道路两旁古槐参天,遮云蔽日,俗称槐荫道。庄园内门很多,院落重重,大院套小院,给人迷宫一样的感觉,其内成片建筑群被古老的槐树和大片菜圃、花卉簇拥着,形成了一处堪与皇宫王府相媲美的极乐世界。
腰山王氏庄园花园一角
庄园分为四部分,由北向南依次为:北园、中园、南园、场院。目前游客主要参观修复开放的南园部分,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是整个庄园的九分之一。记者最先看到的东部为府邸的皇家园林,称为“邸园”。后来,改为王家的私家园林,称“小姐院”,是王家未出阁小姐游玩、小憩的乐园。经历了战乱的毁坏,原始风貌已茫然无存。现在修复的花园已经较为现代,假山、长廊、花卉、亭台、楼阁、水榭等等融会于此,构成了一幅随意雕琢的画卷意境。
王氏庄园饭堂
进入王氏庄园的四合院落,只见各院前后贯通,左右相连,由南而北,依次为商号、庭房、腰房(家庙)、底房(库房),另外还有书房、小伙房、伙计房、更房、畜房等。建筑每排均设大门二,一为行人,二为车马出人门(称旁门)。庄园占地面积之广,建筑规模之大,格局之考究,建筑艺术(石、砖、木雕等)之精美,在河北省亦不可多得。
王氏庄园院落小门楼
在王氏庄园中,梦和堂可谓是庄园中的核心区域之一了。这里集中了多种建筑方面的精华元素。梦和堂的第一代主人是王锡衮的三儿子王佩(微博)。到晚清时,它的主人是王氏第六代传人王恩承。王恩承是进士出身,曾任陕西省长子县县令。梦和堂的大门有两座,西侧是梦和堂的正门,有台阶,是礼仪之门,通常是关闭着的,只有在举行大婚、大丧、大寿和迎宾大典时才打开;东侧是车门,是主人乘坐的小轿子车出入的门,没有台阶,而且门口宽敞。
王氏庄园内院
梦和堂的东便门是管家、帐房、门房、小厮及访客常走的门。门首上的浮雕“福、禄、寿”三个大字曾是用玉镶嵌的;梦和堂迎面的门,叫做仪门,是一道礼仪之门。中间的门口宽敞,迎宾时,宾主可以手挽而过,两侧的小门是随侍的佣人走的。梦和堂的一进院,又叫“裙房院”。南房,中间为倒厅,主人在这里会见一般等级的客人,两侧为库房。西侧,为西穿堂,是佣人进入榕花院及仁和堂的通道。东耳房为厨房,西耳房为佣人屋。
王氏庄园院落西厢房
北侧是正房,正中为穿堂门,穿堂门又是正中宽,两边窄,也起到了仪门的作用,宾主走正中,佣人走两侧。如果不是迎宾活动,佣人连两侧的门也是不允许走的,只能走两侧的过道。正房内,东侧为管家房,西侧为账房。可见,管家在当时也占有很高的地位。此外像庄园中的二进院、正厅等也都有相当讲究的建筑特色供游人细细品味。总之,漫步腰山王氏庄园,令车友们饱览了河北大地上一座独特古朴的深宅大院,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获益匪浅。
畅游阜平天生桥国家地质公园
车队驶离平顺王氏庄园驱车前往阜平,当日傍晚时分车队抵达阜平天生桥景区附近的农家院下榻。6月5日早饭后,车队驱车只走了五公里就顺利到达河北阜平天生桥国家地质公园。车友在景区前留下了出行后的第二张合影。
车友们在阜平天生桥的第二张合影
如果广义地说,一切横跨沟谷或河流上的岩体都可称天生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同称谓的风景区了。像云南文山的盘龙江上天生桥、重庆武隆天坑天生桥、广西百色、柳州的天生桥等著名景观都被称为天生桥。而阜平瀑布谷中的这座宏大的天生桥,是由山谷瀑流沿裂隙冲蚀崩塌而成,也是我国首次发现的长27米,高13 米,宽13 米的片麻岩天桥,距今已有28--29亿年。这里是集地貌、地质、冰川、生态、人文等旅游资源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国家地质、森林公园,有着“太行深处的香格里拉”的美誉。
卧驼迎客峰好似展开笑脸欢迎人们的到来
车友们进入景区后,迎面的一座矗立于山顶的卧驼迎客峰好似展开笑脸欢迎人们的到来。顺石阶栈道登山来到缆车站。从这里乘缆车上行,大约经过12分钟左右的运行时间,便到达了观赏一瀑景区的平台上。
乘缆车上山
到阜平天生桥游览,最重要的就是观赏这里的九级瀑布。从一级瀑布开始顺山道攀登向上而行,上下攀爬数公里的山道石路,就可依次欣赏到各个瀑布的美景。
天生桥第一瀑--银河瀑
天生桥瀑布谷中九级瀑布,宛如九条巨龙,它们从崖壁上急流直下,天生桥瀑布最大的瑶台瀑布落差112米,奔腾的瀑布,势如奔雷走电的飞虹,声若惊雷,响彻山巅;有的瀑布如玉龙飞舞,气势磅礴,让人震惊,令人赞叹;即使是枯水季节,它也具有另一番风韵,有的瀑布银花飞溅,有的像喷洒的玉帘,有如月笼轻纱,秀女拔弦,十分动人。
从山腰俯瞰
清脆的流水声,宛如少女弹奏的抒情曲,拨动人们的心弦。当山风习来,带过阵阵“蒙蒙细雨”,在阳光照射下,晶亮如玉,飘拂在人们的脸上,清新舒适,使人们仿佛在雨露中沐浴。飞瀑流霞,给深谷增加了多少诗情画意,天生桥瀑布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偏偏遐想。
天生桥二瀑
除了观赏瀑布,沿途山景也形态各异,秀美异常。可谓印证了山水美景相连,天然奇秀壮观的特色。朱家营沟谷深邃曲折,时宽时窄,山间溪水清流,时隐时现,但潺潺的水声,叽叽喳喳的鸟鸣,总伴随在人们的耳畔回响,有时像雄壮的交响曲,激昂、豪放;有时又像优美的轻音乐、悦耳动听,给山谷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溪流两侧是悬崖陡壁,巍峨雄伟,奇峰怪石,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十分逼真,有的如威武的大将军,镇守山谷,有的像凶猛的鳄鱼,匍匐沟中,那犬牙交错的崖石,岌岌欲坠,十分惊险。
生桥三瀑--情侣瀑
从一级瀑布游走来到108阶听鸟观音石处,登上108个石阶后不远即可抵达二瀑观景区。天生桥的地势十分险峻,从桥上伏视,是百丈深渊,令人生畏。奔腾的瀑布,呼啸着从桥下飞泻,形成百米瀑布,气势磅礴,瑰丽壮观。
天生桥四瀑--望盔瀑
天生桥也称仙人桥,桥上长树,桥下流水,上游紧靠落差60米的第二瀑银河瀑,一瀑、二瀑相连,立桥观望瀑水从天而降,瀑花飞溅入涵洞,穿洞而过越深渊,山、水、树、桥互相映衬。上下水如帘,前后山壁立,周围绿树葱葱。秋季枯水时节,潺潺流水,如撒珠抛玉,声韵清脆。人站其间,犹如进入人间仙境,充分享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天生桥五瀑--三叠瀑
这里的瀑布与相邻沟谷内的30余处大小不一的瀑布汇集成群,形成了中国北方最大的瀑布群,水珠飞溅,气势磅礴,蔚为壮观;那景色不是仙境,胜似仙境。瀑布群四周层峦叠翠,林海涛涛,幽峡如画,流传着“人参娃”、“通天梯”、“光棍汉”、“寡妇槽”等美丽动人的传说。而一沟的九瀑也都有着好听的名字。一、二瀑通连被称为银河瀑;三到九瀑被依次称为情侣瀑、望盔瀑、三叠瀑、马尾瀑、琼浆瀑、天门瀑和第九瀑。
天生桥六瀑--马尾瀑
有道是“无限风光在险峰”,要想看全九座瀑布的景观,就得舍得力气爬山。记者还算不错,和几位车友相伴而行。一直爬到了八瀑,本想继续上行,后听说下来的游客说道路及其难行,况且水已很少,景色一般,于是便放弃了。其实如果体力跟得上还可以登上顶峰百草坨一观。
天生桥八瀑--天门瀑
资料载:阜平天生桥地质公园主峰百草坨,海拔2144米,素有“百花、百草、百种药”之说,6000亩人工栽植的落叶松与70000亩白桦林为主的乔灌木杂树共生的原始次生林,把绵延迂回的苍山裹的严严实实。峰顶宽坦如砥,草茵幽幽,金莲花、山丹花等星星点点。漫山层林尽染,姹紫嫣红,风景如画。
天生桥地质公园群山叠翠
虽未登上百草坨顶峰,但此行畅游天生桥众多天然美景,已给人留下了太多美好的感受。回程时,不少车友们通过车载无线电畅谈美好观感,他们纷纷表示,这个端午节自驾游过的真好!
平型关大捷后,根据中央指示,聂荣臻率八路军115师一部3000人向晋察冀三省交界地挺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1937年11月,建立了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军区,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随着游击战争的进行,晋察冀边区扩大到西起同蒲路,东至渤海;北起张家口、多伦、宁城、锦州一线,南至正太、德石路。包括山西、河北、察哈尔、热河、辽宁等五省之各一部,面积40万平方公里,人口2500万,县治108个,成为华北敌后最大的抗日根据地。由于地处华北侵华日军的心脏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被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
受访人:王欣 阜平县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馆长 晋察冀边区纪念馆外景
受访人王欣 记者郭志昆摄
华北敌后最大的抗日根据地
记者:向晋察冀三省交界地挺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当时中央对晋察冀边区的战略构想是什么?
王欣:主要是开辟敌后战场,唤起广大民众的抗日激情;像一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动摇日寇在华北地区的统治基础;在广大的华北地区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以农村为基点,创建一个敌后的、灵活的战略支点,在华北敌后竖起一座坚强的抗战堡垒。
记者:抗日战争中,晋察冀边区有哪些创举?
王欣:晋察冀边区人民积极参加抗日斗争,建立了工人、农民、妇女、青年、儿童和文化界、宗教界等各种群众团体。他们参军支前,配合八路军运用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水上游击战、交通破袭战等多种机动灵活的作战形式,打击日伪军,成为边区抗战的一支重要力量。晋察冀边区军民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涌现出千千万万个抗日烈士、英雄模范,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这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是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和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的体现,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一些国际友人来到晋察冀根据地参加抗日斗争,最为著名的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世界著名胸外科医生白求恩和印度援华医疗队医生柯棣华。他们在晋察冀根据地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他们的国际主义精神,值得我们永远纪念。
记者:你能否总结一下晋察冀的抗战精神?其对后世有何影响?
王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大局精神;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必胜信念;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中华民族,是一个饱受屈辱,自强不息的民族;也是一个面对灾难,坚韧前行的民族。正是这种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铸造了中华民族永不沉沦的“根”,铸造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魂”。晋察冀的抗战精神这面旗帜,将继续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行。
模范根据地孕育新中国雏形
记者:中共中央机关在什么背景下移驻阜平的?
王欣:1947年3月,胡宗南纠集兵力向延安进犯,党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1948年3月,党中央渡过黄河向华北转移。4月12日,毛主席率中央机关来到阜平,至5月27日离开阜平前往平山县西柏坡,共在阜平居住、工作了46天。
记者:为何说城南庄会议是解放战争的历史转折?
王欣:1948年4月30日-5月7日,毛主席在河北阜平县城南庄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即城南庄会议。会议研究讨论如何把战争引向国民党地区的问题,决定先集中兵力在中原打大仗,尽可能多地把敌军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史称“城南庄决策”。5月1日,《晋察冀日报》发表毛泽东起草的《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第一次具体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成为新中国成立的动员令。
记者:为什么说新中国的雏形诞生在阜平县?
王欣:阜平是晋察冀政治、军事、文化中心。从1937年到1948年长达11年时间里,聂荣臻等同志领导晋察冀军区以阜平为起点创建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全国坚持敌后抗战的一面旗帜。晋察冀边区创立的崭新的民主制度及完备的构建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被称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新中国的雏形”。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是坚持华北抗战及全国持久战的坚强堡垒;解放战争时期,是挺进东北、解放华北的前沿阵地,是全国解放的重要支点。
记者:新中国中央政府的雏形是怎样形成的?
王欣:1948年5月9日,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合并,组成华北局、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8月,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改为华北人民政府,董必武当选为人民政府主席。
这个在华北4400万人口的区域建立的党和党外民主人士合作的统一的人民政府,就是行将诞生的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雏形。
记者:毛泽东和党中央又是如何离开城南庄,到西柏坡指挥的三大战役?
王欣:1948年5月18日,由于特务的告密,国民党军飞机轰炸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大院,击中毛泽东的住房。当晚,毛泽东转移到花山村居住。5月27日,毛泽东到达西柏坡。这不能不说是城南庄一个历史性的遗憾。
记者:人们把晋察冀称为“红色新闻”的摇篮,请你介绍一下晋察冀的红色文化。
王欣:人民新闻家邓拓创办的《晋察冀日报》和著名战地摄影家沙飞创办的《晋察冀画报》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晋察冀日报》是《人民日报》的前身,邓拓等红色报人“一手拿笔,一手拿枪”,创下了中国新闻史上的奇迹。《晋察冀画报》是《解放军画报》的前身,为抗战时期边区唯一的一份画报。《晋察冀日报》和《晋察冀画报》培养了一大批红色新闻战士、战地摄影家,成为新中国红色新闻事业的摇篮。
记者:在晋察冀边区的历史上,有哪些流传后世的光辉事迹?
王欣:晋察冀的英雄事迹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柯棣华都战斗和牺牲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国际友人何明清、傅莱也长眠在太行山东麓的晋察冀烈士陵园;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壮举流传千古,地道战威名远播四方,少年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传唱不衰;吕正操有感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八路军的主动深入敌后抗战,在徐水县率部改帜起义,投身到全民抗日的洪流中来。聂荣臻、罗瑞卿、吕正操、杨成武、杨得志、萧克等一大批开国名将师都是从晋察冀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