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大捷后,根据中央指示,聂荣臻率八路军115师一部3000人向晋察冀三省交界地挺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1937年11月,建立了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军区,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随着游击战争的进行,晋察冀边区扩大到西起同蒲路,东至渤海;北起张家口、多伦、宁城、锦州一线,南至正太、德石路。包括山西、河北、察哈尔、热河、辽宁等五省之各一部,面积40万平方公里,人口2500万,县治108个,成为华北敌后最大的抗日根据地。由于地处华北侵华日军的心脏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被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
受访人:王欣 阜平县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馆长 晋察冀边区纪念馆外景
受访人王欣 记者郭志昆摄
华北敌后最大的抗日根据地
记者:向晋察冀三省交界地挺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当时中央对晋察冀边区的战略构想是什么?
王欣:主要是开辟敌后战场,唤起广大民众的抗日激情;像一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动摇日寇在华北地区的统治基础;在广大的华北地区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以农村为基点,创建一个敌后的、灵活的战略支点,在华北敌后竖起一座坚强的抗战堡垒。
记者:抗日战争中,晋察冀边区有哪些创举?
王欣:晋察冀边区人民积极参加抗日斗争,建立了工人、农民、妇女、青年、儿童和文化界、宗教界等各种群众团体。他们参军支前,配合八路军运用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水上游击战、交通破袭战等多种机动灵活的作战形式,打击日伪军,成为边区抗战的一支重要力量。晋察冀边区军民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涌现出千千万万个抗日烈士、英雄模范,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这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是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和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的体现,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一些国际友人来到晋察冀根据地参加抗日斗争,最为著名的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世界著名胸外科医生白求恩和印度援华医疗队医生柯棣华。他们在晋察冀根据地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他们的国际主义精神,值得我们永远纪念。
记者:你能否总结一下晋察冀的抗战精神?其对后世有何影响?
王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大局精神;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必胜信念;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中华民族,是一个饱受屈辱,自强不息的民族;也是一个面对灾难,坚韧前行的民族。正是这种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铸造了中华民族永不沉沦的“根”,铸造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魂”。晋察冀的抗战精神这面旗帜,将继续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行。
模范根据地孕育新中国雏形
记者:中共中央机关在什么背景下移驻阜平的?
王欣:1947年3月,胡宗南纠集兵力向延安进犯,党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1948年3月,党中央渡过黄河向华北转移。4月12日,毛主席率中央机关来到阜平,至5月27日离开阜平前往平山县西柏坡,共在阜平居住、工作了46天。
记者:为何说城南庄会议是解放战争的历史转折?
王欣:1948年4月30日-5月7日,毛主席在河北阜平县城南庄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即城南庄会议。会议研究讨论如何把战争引向国民党地区的问题,决定先集中兵力在中原打大仗,尽可能多地把敌军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史称“城南庄决策”。5月1日,《晋察冀日报》发表毛泽东起草的《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第一次具体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成为新中国成立的动员令。
记者:为什么说新中国的雏形诞生在阜平县?
王欣:阜平是晋察冀政治、军事、文化中心。从1937年到1948年长达11年时间里,聂荣臻等同志领导晋察冀军区以阜平为起点创建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全国坚持敌后抗战的一面旗帜。晋察冀边区创立的崭新的民主制度及完备的构建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被称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新中国的雏形”。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是坚持华北抗战及全国持久战的坚强堡垒;解放战争时期,是挺进东北、解放华北的前沿阵地,是全国解放的重要支点。
记者:新中国中央政府的雏形是怎样形成的?
王欣:1948年5月9日,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合并,组成华北局、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8月,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改为华北人民政府,董必武当选为人民政府主席。
这个在华北4400万人口的区域建立的党和党外民主人士合作的统一的人民政府,就是行将诞生的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雏形。
记者:毛泽东和党中央又是如何离开城南庄,到西柏坡指挥的三大战役?
王欣:1948年5月18日,由于特务的告密,国民党军飞机轰炸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大院,击中毛泽东的住房。当晚,毛泽东转移到花山村居住。5月27日,毛泽东到达西柏坡。这不能不说是城南庄一个历史性的遗憾。
记者:人们把晋察冀称为“红色新闻”的摇篮,请你介绍一下晋察冀的红色文化。
王欣:人民新闻家邓拓创办的《晋察冀日报》和著名战地摄影家沙飞创办的《晋察冀画报》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晋察冀日报》是《人民日报》的前身,邓拓等红色报人“一手拿笔,一手拿枪”,创下了中国新闻史上的奇迹。《晋察冀画报》是《解放军画报》的前身,为抗战时期边区唯一的一份画报。《晋察冀日报》和《晋察冀画报》培养了一大批红色新闻战士、战地摄影家,成为新中国红色新闻事业的摇篮。
记者:在晋察冀边区的历史上,有哪些流传后世的光辉事迹?
王欣:晋察冀的英雄事迹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柯棣华都战斗和牺牲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国际友人何明清、傅莱也长眠在太行山东麓的晋察冀烈士陵园;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壮举流传千古,地道战威名远播四方,少年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传唱不衰;吕正操有感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八路军的主动深入敌后抗战,在徐水县率部改帜起义,投身到全民抗日的洪流中来。聂荣臻、罗瑞卿、吕正操、杨成武、杨得志、萧克等一大批开国名将师都是从晋察冀走出来的。
黄土岭上“名将之花”凋零,白洋淀中雁翎英雄驰骋,气壮山河的狼牙山五壮士,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抗日英雄马本斋,地道战、地雷战、敌后武工队……这些都是当年发生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传奇故事。而“导演”了这部气势磅礴的历史大剧中的晋察冀军区、晋察冀边区政府,其驻地则是坐落在太行山里的那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 阜平城南庄。这里,也因此获得了一个响亮的名称——— “华北延安”。
胭脂河水依然静静地流淌,群山环抱中的城南庄花红柳绿,翠柏苍郁。近日,我们来到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在一张张浸染岁月风云的照片前,在一件件经受过昔日战火的文物旁,思绪再次回到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
平津沦陷,华北沦陷!民族危急关头,一支3000人的八路军队伍,穿越崇山峻岭挺进到晋察冀交界的地方。1938年1月14日,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巍然挺立在敌后,成为华北抗战的中流砥柱。
历史无声,岁月有言。纪念馆里,陈列的战利品默默地讲述着晋察冀军民的辉煌战绩:抗战八年,与日伪军作战3.2万余次,击毙击伤日伪军35万余人;晋察冀所属正规部队发展到32万余人,民兵发展到九十万人。冀中、冀晋、冀察、冀热辽……晋察冀根据地纵横数千里,2550万人民从日寇的铁蹄下获得解放。
“敌后广大人民群众对抗战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战胜敌人的最可靠基础。”晋察冀根据地的主要缔造者聂荣臻元帅深情地写道。
妇女为前线战士赶制被服、边区人民组织担架队抢救伤员、儿童团员手持红缨枪站岗放哨、部队协助农民整修被水冲毁的农田……纪念馆里的文物和照片,记录着当年的军民鱼水情。8年抗战期间,阜平这个只有9万人口的小县,有2万人参军参战,5000余人壮烈牺牲,被称作“抗日模范根据地的模范县”。
一支军队,因何得到群众这样的拥护和热爱?
讲解员深情地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42年春天,晋察冀边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日寇的反复“扫荡”,加之罕见的大旱,边区军民不得不以野菜、树叶艰难度日。在这个时候,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下发了一个特殊的训令:部队所有单位不能在村庄附近采摘杨树叶、榆树叶,要把它们留给群众吃。全边区部队严格执行这个训令,宁可饿着肚子,也不与民争食。
荡涤沧桑岁月,战火硝烟已尽。不变的是,这里的人们对这片热土的深厚情感。“元帅街”、“将军路”、“抗战路”和“解放路”,走在城南庄的街头,浓郁的红色气息扑面而来。
“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我们老区建设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阜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志强介绍,作为庆祝建党90周年的一项重要工程,近2万平方米的边区纪念馆二期工程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将更加完整地展示晋察冀军区的发展历程;全县境内的10多处革命旧址,也正在规划整合红色旅游资源,进一步增强教育功能。
中新河北网保定6月9日电 9日上午,保定阜平县文化活动中心会议室内鼓乐悠扬,歌声激荡,该县700多名干部职工汇聚一起,参加“党旗飘扬,希望阜平”红歌比赛活动。
据介绍,整个活动的开展呈现“三多”特点:自创歌曲多。《阜平颂歌》、《阜平,我相依相恋的家园》、《谁不夸俺家乡美》等由阜平人自创歌曲与流行红歌穿插相融。服装形象多。卫生局代表队上衣统一着蓝底坚线衬衣,左胸镶一面飘扬的五星红旗,使整个团队既整洁统一,又紧扣主题。表演形式多。社管会代表队的男女领唱,建设局代表队的男女声重唱,教育局代表队的诗词朗颂等让整个比赛活动视听感觉充盈。
此次红歌比赛活动是阜平县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来自该县教育局、卫生局、水利局等12个单位组团参加了比赛表演。(何新凯)